欺诈签的合同如何证明

刘彬律师 641阅读4分35秒

当事人双方在签订合同时,签订方一定要多留个心眼,因为很多时候合同会牵涉的到诈骗,而自己则有可能一时没有读懂合同中的某一条款而上当。那么欺诈签的合同如何证明

欺诈签的合同如何证明

《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》第六条,列举了合同欺诈的10种表现形式:

(一)伪造合同;

(二)虚构合同主体资格或者盗用、冒用他人名义订立合同;

(三)虚构合同标的或者虚构货源、销售渠道诱人订立、履行合同;

(四)发布或者利用虚假信息,诱人订立合同;

(五)隐瞒重要事实,诱骗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订立合同,或者诱骗对方当事人履行合同;

(六)没有实际履行能力,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,诱骗对方当事人订立、履行合同;

(七)恶意设置事实上不能履行的条款,造成对方当事人无法履行合同;

(八)编造虚假理由中止(终止)合同,骗取财物;

(九)提供虚假担保;

(十)采用其他欺诈手段订立、履行合同。

实践中,各行各业的合同五花八门,有的合同条款内容简单、模糊,有的只签订简易凭证(单价,数量、单位、定金等简要条款)、有的不使用国家市场监管管理总局(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)格式合同示范文本。在消费时,有些行业,如汽车销信、旅游、房地产等行业国家是有格式合同示范文本的,建议在有示范文本的经营者处消费。另外,即使有格式合同示范文本,也请注意:他们的补充条款,往往“霸王条款”就在补充条款中,说的“高大上”,在的很隐蔽,不认真阅读就会上当的。

一方以欺诈、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有效吗

一方以欺诈、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,要根据以下二种情况来分析其法律效力:

1、一方以欺诈、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,如果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,该合同为无效合同。

2、如果一方以欺诈、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,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的,该合同为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。其法理依据就是保护拥有撤销权的一方,当受损害人要求合同合同撤销时,合同无效,自开始就无效;当撤销权人要求合同变更(例如,欺诈胁迫你买了一个物品,但是现在该物品你也需要,市面上也很少,只是价格不合适,你肯定要求合同成立,只是要变更价格)合同变更之后有效。

合同欺诈量刑标准

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,故意捏造虚假情况,或歪曲、掩盖真实情况,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,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,订立、履行合同的行为。合同欺诈,首先要承担民事责任,一般是合同缔约过失责任或者违约责任,要对给合同另一方所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。其次,合同欺诈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。《刑法》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了合同诈骗罪: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在签订、履行合同过程中,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所以,合同欺诈需要承担民事责任,涉嫌犯罪的,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。

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,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:

(一)因重大误解订立的;

(二)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。

一方以欺诈、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,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,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。

如果你有相关法律问题或其他法律问题需要找律师咨询,欢迎来电咨询本站宁波律师进行法律咨询,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你提供帮助。

宁波律师,你身边的律师帮手,13605747856【微信同号】

继续阅读
weinxin
13605747856
我的微信
扫一扫,加律师的微信,了解更多
广告也精彩